“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洛江雙陽街道的一家公司大院裏,披上綠外套的停車場和自行車停放處格外蔭涼加裝了植物水培循環系統的停▼車場,既遮擋住炎炎烈日,又利◣用植物蒸發的水分降低溫度。植物渴了“喝”雨水,餓了“吃”陽光。
停車場頂棚其實暗藏玄機,一張外表類似蚊帳的遮陽網覆蓋住頂棚,隔離太陽光,一盆盆植物嵌在架子上,循環系統采用的水位計能顯示花盆水位,進而通過微電腦自動系統控制花盆底部統一澆水設備,適時適量自動澆水。自行車停放處的循環系統裝在側面的一堵墻壁上,工作原理相似。
每個花盆裏都裝著特制陶粒,既能固定植物,又能蓄水排水,這些陶粒只有同體積泥土一半重量,在空間▃綠化(尤其是墻面綠∞化和屋頂綠化)時不會對建築物造成太大壓力,搬動時還省力。
記者的“座駕”關了空調,在停車場停了30分鐘以上,當人重新回到車裏時,發現車內的溫度與停放在密閉地下停車場的無異。
就這樣,陶粒基質、水位計、底部統一營養供應管道等技術運╲用於這個循環系統內,實現了植物生長所→需光照、水肥供給、溫度的自動化調控。 |